小米 SU7 Ultra 开售 2 小时大定超 1 万台,强势冲击豪华电动车市场

在 2 月 27 日晚举行的 Xiaomi 15 Ultra 暨 Xiaomi SU7 Ultra 新品发布会上,小米正式推出了旗下高性能纯电动轿车小米 SU7 Ultra,其标准版指导价格为 52.99 万元,纽北限量版指导价格为 81.49 万元(纽北挑战完成后上市)。新车一经开售便展现出了惊人的市场号召力,仅仅 2 小时,大定订单量就突破了 10000 台,这一成绩不仅远超预期,也标志着小米在高端电动车领域迈出了坚实且极具影响力的一步。

价格策略调整,精准撬动市场

小米 SU7 Ultra 并非初次进入大众视野,早在 2024 年 10 月 29 日,其量产车就已开启小订,当时预售价高达 81.49 万元,而此次正式上市价格却大幅下探至 52.99 万元,直降 28.5 万元。这一价格策略的调整,成为了刺激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。

此前,81.49 万元的预售价虽让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,但也借此收集了大量潜在用户的反馈,精准洞察了市场对这款高性能车型的心理预期上限。而正式上市时的价格跳水,不仅瞬间拉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门槛,还制造了强烈的价格反差,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。

“这个价格太惊喜了,之前看到预售价还在犹豫,现在果断下定。性能配置都远超同价位车型,感觉捡到宝了。” 一位刚下定的消费者兴奋地表示。这种价格策略的成功实施,使得小米 SU7 Ultra 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快速吸引了大量潜在消费者的关注与下单。

卓越性能配置,铸就产品硬实力

除了极具吸引力的价格,小米 SU7 Ultra 自身卓越的性能配置才是其赢得市场青睐的根本。在动力系统方面,它搭载了由两台小米超级电机 V8s 和一台小米超级电机 V6s 组成的三电机四驱系统,这一强大的动力组合最高转速可达 27200rpm,最大马力高达 1548PS,系统综合输出功率达到惊人的水平。0 – 100km/h 加速时间仅为 1.98 秒(不含起步时间),0 – 200km/h 加速时间为 5.86 秒,设计最高时速达到 350km/h,实测极速更是高达 359.71km/h,这样的动力表现超越了众多传统超跑,足以让驾驶者在赛道或公路上尽情体验速度与激情。

在续航与充电方面,小米 SU7 Ultra 配备了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,容量为 93.7kWh,CLTC 续航里程达到 630km,能够满足日常出行以及中短途旅行的需求。同时,其支持最高 5.2C 充电倍率,电量从 10% 充至 80% 仅需 11 分钟,极大地缓解了用户的 “里程焦虑”,让快速充电成为现实,提升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。

车辆的轻量化与制动性能同样出色。车身多处采用碳纤维覆盖,共计 17 处,总使用面积达 3.74㎡,有效减重 57kg,其中碳纤维车顶面积达 1.7㎡。并且配备了赛车级碳陶瓷制动盘和 Akebono 六活塞卡钳,前刹车盘直径达到 430mm,强大的制动能力使得制动距离仅为 30.8 米,相比现款小米 SU7 有了极大的提升,确保在高速行驶下也能实现安全、稳定的制动。

智能科技赋能,提升驾乘体验

在智能配置方面,小米 SU7 Ultra 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。车机采用高通骁龙 8295 芯片,运行 Xiaomi HyperOS 系统,为车辆的智能交互提供了强大的运算支持。配备的 Xiaomi Pilot 智驾系统,拥有 2 颗 Orin X 智驾芯片,智驾总算力达到 10.68EFLOPS,积累了超 1000 万优质场景片段。新车出厂即搭载端到端全场景智驾功能,无论是高速公路上的长途驾驶,还是城市复杂道路的通勤,亦或是停车场内的停车入位,都能为用户提供安全、便捷的智能驾驶辅助,真正实现了从车位到车位的自动驾驶。

同时,小米 SU7 Ultra 还拥有澎湃智能座舱,语音交互响应速度提升 50%,并支持多模态大模型,让用户与车辆之间的沟通更加自然流畅。此外,新增的赛道模式扩展功能,如漂移模式与排位赛模式,以及外放模拟声浪,满足了专业玩家对驾驶乐趣的追求,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丰富、个性化的驾驶体验。

市场竞争激烈,小米突出重围

当前,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尤其是在高端电动车领域,众多品牌纷纷发力。特斯拉 Model S Plaid 指导价为 81.49 万元,官方 0 – 100 公里 / 小时加速时间为 2.1 秒;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指导价高达 199.8 万元,官方 0 – 100 公里 / 小时加速时间为 2.3 秒;极氪 ZEEKR 001 FR 指导价 76.9 万元,官方 0 – 100 公里 / 小时加速时间为 2.02 秒。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,小米 SU7 Ultra 凭借其卓越的性能、大幅调整后的亲民价格以及丰富的智能配置,成功在众多竞品中突出重围。

与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相比,小米 SU7 Ultra 不仅价格更低,而且在加速性能上更胜一筹;相较于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,小米 SU7 Ultra 以不到其三分之一的价格,实现了赛道性能的全面超越;面对极氪 ZEEKR 001 FR,小米 SU7 Ultra 在价格和配置的综合性价比上也展现出了明显优势。

未来展望:产能与品牌建设挑战并存

小米 SU7 Ultra 开售 2 小时大定超 1 万台的成绩,无疑给小米汽车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然而,这也对小米的产能提出了巨大挑战。据了解,小米汽车计划 2025 年的年交付目标为 30 万辆,目前月产能为 2 万辆。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订单,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,快速提升产能,按时交付车辆,成为了小米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此外,尽管小米 SU7 Ultra 凭借产品实力和价格策略赢得了市场的初步认可,但在品牌建设方面,仍面临一定挑战。在传统豪华车市场,保时捷、特斯拉等品牌已经积累了深厚的品牌底蕴和用户口碑。小米作为一家从手机行业跨界而来的汽车制造商,如何在长期内持续提升品牌形象,让消费者真正认可其在豪华电动车领域的地位,还需要在产品品质、售后服务、用户体验等多方面不断深耕。

小米 SU7 Ultra 的成功开售,只是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征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。未来,随着小米汽车产品矩阵的不断完善,如计划于 6 月上市的 SUV 车型 YU7,有望进一步覆盖更广泛的市场区间。同时,小米若能成功应对产能与品牌建设的挑战,将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,尤其是高端电动车领域,持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,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、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,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变革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您必须登录才能参与评论!
立即登录
none
暂无评论...